连云港市迄今最大的旧志文献整理工程《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全部完成
6月3日,《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简体版)发行仪式暨读书分享会在连云港市朐山书院举行。该丛书的出版发行,标志着连云港市迄今最大的旧志文献点校整理工程全部完成。
2018年,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启动实施《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点校整理工作,被列入连云港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项目。该工程系统梳理连云港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抢救地方文化遗产,创造了连云港市文化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探本溯源,广泛收集、精准访求,对连云港地区历史文献进行全面梳理,时间从明代到民国,地域从州到县,基本厘清连云港地区文化脉络,覆盖面之广、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部分文献是第一次整理出版,如《复山鸿集》和5部《赣榆县志》,为连云港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第一手资料。文献第一辑获第二十三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是连云港市第一次获此类奖项。此外,由市政府领导、市地方志办公室主持,通过财政支持,编纂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在连云港历史上是第一次。
《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目前拥有珍藏版(宣纸线装繁体竖排)和精装版(圆脊精装简体横排)两个版本。珍藏版分一、二、三辑,6函46册220余万字,繁体竖排,宣纸线装,古韵盎然。精装简体版分6册,版面字数约310万字,该版本扫除了旧志文献在语言、文字、标点、版式等方面的障碍,方便读者读志用志。该丛书的出版,对挖掘研究连云港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编纂好纸质版文献的同时,该集成还推出了相应的电子版本,在书末页专门设置二维码,通过扫码即可阅读、检索此书内容,极大提高研究和阅读的效率。今后也将在建设数字方志馆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旧志文献的价值和作用。
活动中,连云港市图书馆馆长梁继东作题为“《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港城人必备工具书与‘掌中宝’”的读书分享。
(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
- 上一篇:连云港市历史文化传习所成立
- 下一篇:南通市志办推广年鉴优秀供稿单位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