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中吴”在哪里?

2023-03-16    高逸凡

“中吴”是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时见到,却又往往会感到有些陌生的地理概念。最喜欢以“中吴”自居的是常州人,其市内主干道有“中吴大道”,常州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大型综合门户网站也叫作“中吴网”;对历史地理有所了解的朋友会指出,五代吴越国曾在苏州设置方镇“中吴军”,而苏州又古今皆有“吴中”之名;去网上搜一搜“中吴”词条,我们还能找到“中吴”也是旧镇江府别称的表述。如此多样的答案不禁令人生疑:“中吴”究竟在哪里?

从史料记载看,“中吴”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吴越王钱镠击败杨行密解围苏州后,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在苏州所设的方镇“中吴军”,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中吴军改名为“平江军”(范成大《吴郡志》),是为后来苏州“平江”地名的起源。至南宋时,又有平江府(北宋政和三年苏州升为平江府)昆山县人龚明之撰《中吴纪闻》一书,记载苏州一带名人逸事、古迹名胜、市井杂谈等各类平生见闻,其序言中以“中吴”代指平江府,可视为“中吴军”地理概念的延续。

到了明代,“中吴”又出现了新的内涵。明人颜文选在《骆丞集》中《夕次旧吴》一诗题下作如是注:“张九韶《三吴记》:‘东吴苏州,中吴润州,西吴湖州’……润州,今镇江府。”在《资治通鉴纲目》一书的明人所作“质实”中,也有两处提到“张九韶曰:‘三吴谓东吴苏州、中吴润州、西吴湖州’”(卷十九、二十一)。案张九韶系元末明初学者,其所作《三吴记》今已不存,这些都是明中晚期人士对其原文的引用。明人周祈在其《名义考》一书中对“三吴”的解释同张九韶,谓“苏州东吴也,润州中吴也,湖州西吴也”(卷三)。明人彭大翼在其《山堂肆考》一书中考释“三吴”时则指出:三吴最早在南北朝时期指的是吴兴、吴郡、会稽三郡(《水经注》),至唐代又有吴郡、吴兴、丹阳一说出现(《通典》),另有一说“以苏州为东吴,润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卷十五),这应当指的就是张九韶的说法。直至清代,程哲所撰《蓉槎蠡说》(卷九)、郭梦星所撰《午窗随笔》(卷三)等文献依然秉持张说。可见在明清时期,“中吴润州”这个观点是较受认同的,它源于“三吴”这一传统概念。

然而在明代以前的“三吴”中却很少出现润州的身影,经典的“三吴”概念除了彭大翼所引的《水经注》说、《通典》说之外,还有宋末元初胡三省在其为《资治通鉴》所作注中提出的“汉置吴郡,吴分吴郡置吴兴郡;晋又分吴兴、丹阳置义兴郡,是为三吴”(卷九十四)一说。这三个说法讨论的都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三吴”,其中的吴郡和吴兴没有异议,分别对应后来的苏州和湖州,那么剩下的会稽、丹阳、义兴三郡哪一个与润州产生了联系呢?

答案是丹阳郡,但这起源于一个错误的认识。刊刻于南宋的《历代地理指掌图》一书在其落款“眉山苏轼”的序言中有言:“三齐三楚之既别,三蜀三吴之已殊”,其注曰:“三吴,今苏、润、湖州。”按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润州与苏州一同升府,前者镇江府,后者平江府,此后直至民国,“润州”再未成为行政建置名。所以这条注文一定写于政和三年以前,按理应出自一般认为的此书作者——北宋地图学家税安礼笔下。仔细研读原书可以发现,这个“三吴”说法其实源自唐代《通典》的“吴郡、吴兴、丹阳”说,只不过作者弄混了汉晋的丹阳郡和唐朝的丹阳郡:汉晋时期的丹阳郡辖地在今南京和皖南一带,唐朝天宝年间由润州改置的丹阳郡辖地在今镇江和南京一带,后者继承了一部分前者的辖地;唐末今南京一带重新分置升州后,润州剩下的丹徒、丹阳、金坛、延陵四县就成为了后来北宋设置镇江府的主要范围,而这一区域在汉晋时期先后属于吴郡、毗陵郡、晋陵郡等建置,与丹阳郡并无瓜葛。但税安礼却在书中的《东汉郡国图》和《西晋郡国图》中将北宋润州一带划入了丹阳郡,正因为存在这样的认知错误,他才会在用北宋地名来表述《通典》的“三吴”说时将“丹阳”转写成了润州,这就是明清时期“三吴”认识中“中吴润州”的来源。

至于现代“中吴”之所以多与常州联系在一起,则是因为清代常州府门楼大观楼前曾树有“中吴要辅”坊(《大观楼碑记》),而毛泽东同志又曾在信中对其《登庐山》一诗提到的“三吴”作出解释:“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说法与明清时期流行的“东吴、中吴、西吴”说非常相似,只是将“中吴润州”换成了“中吴常州”。

由此可见,最早出现的“中吴”是苏州,苏州“中吴军”也是唯一一个以“中吴”为名的行政建置;北宋时期因为丹阳郡名称的变迁,润州开始名列“三吴”之一,至明初开始出现“中吴润州”的说法,并一直流行至清代;清代常州府以“中吴要辅”自居,立坊于府门之前,而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中吴常州”的说法,“中吴”由此开始成为常州的城市名片。追根溯源,无论是苏州、镇江还是常州,最早都属于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从会稽郡中分置出的吴郡,从“中吴”的本意上来看,这三个地方也都属于历代吴国的腹心之地。由此可见,“中吴”并不专属于哪一个城市,而完全可以用来泛指今天的整个苏南地区。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