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张謇:年至古稀卖字筹款办慈善养老院

2022-08-08    张弛 周峰

张謇是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作为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学问了得,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墨迹,现在留存下来的还不少,据说这跟他晚年卖字有关。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为什么笔耕不辍,还要卖字呢?这源于他对慈善事业的坚持。张謇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尊老扶幼是他的一种追求。而在他生活的时代,他看到许多老人失去扶养以后,晚年老活十分困难,于是萌生了办养老院的想法。

“窃謇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于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张謇先生认为强国之本在自治,自治所依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重要的补充就在于慈善事业。张謇不光这么说,也是身体力行。晚年的时候,养老事业成了他办慈善的一个重点。1912年,张謇六十大寿时,他就把亲朋好友送来的贺寿礼金全部捐出,在南通城南成立了南通第一养老院。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836f448b3d954a46bd7fe7f8b87f3ed9.jpg

这一举动影响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他的哥哥张詧。于是张詧也和他一样,把自己的寿礼拿出来,办了第二个养老院。

到张謇70岁时,再次筹资,建立了第三养老院。虽然是在100年前,但是第三养老院在养老理念上,放在现在看都是“时髦”的。当时人们称第三养老院为“老老院”,它的理念是,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无人照料,就把他们集中起来扶养,让这些老人有尊严地离去。张謇在100多年前提出的理念,其实和现在社会中的“临终关怀”“安宁护理”的概念是一致的。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b877ac98b69144678f61db312dbc71e0.jpg

要建设这些养老院并维持养老院的运营,需要很多资金,寿礼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此前张謇办慈善事业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个人收入和企业分红。但是,1922年以后,张謇所办的大生企业受到一些挫折,营利减少。缺少了资金来源,张謇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卖字筹措善款。为了卖字,张謇每天要站着写字两个小时。大约持续了两年时间,到1924年张謇71岁时才停笔。因为当时他大量卖字,如今,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和中国最北端的瑷珲都能找到张謇的字。

就这样,张謇以寿金及卖字之费创办建成了南通第三养老院。在张謇、张詧弟兄创办的几家养老院里,先后有孤寡老人500多人入院。这也是张謇爱护老人、传承慈善的具体体现。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8f215750005c498c90eeecea7864ed0a.jpg

时代变迁,在张謇和哥哥张詧创办的三个养老院原址上,已经看不到当初的模样。不过,张謇这份养老事业以及他有关公益慈善的理念,正在江海热土上得到传承。

作者单位:南通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