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渔行水村

2023-03-23    孔令挥 鲁友明

渔行旧称鱼行,曾经是泰州海陵的一座古村落,现在是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

渔行村地名最早见载于明《(万历)泰州志<疆域>》:“鱼行庄”。1984年编纂的《江苏省泰州市地名录》如此叙述:渔行大街,“历史上为里下河渔市集散地,此地渔行较多,故名。”由于当地乡民大多以捕鱼为业,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鱼行庄”。随着渔业发达,凡运往海陵城的鱼货都由此地的若干渔行经手,于是渐渐地由“鱼行”演变成“渔行”,年代久了就成了“老渔行”。

渔行水村

渔行水村

水是渔行村的特色景观要素。有了水才有了鱼,才有了鱼庄、渔行。清代的一些诗作中经常出现“鱼行”字样。如海陵诗人康发祥有《海陵竹枝词》曰:“赵公桥畔柳丝丝,桥过鱼行土地祠。夹岸网丝停蚱蜢,满船红日映鸬鹚。”

渔行水村水文化博物馆

渔行水村水文化博物馆

有水就有河,有河就有桥。渔行村有砖桥、板桥等多座桥梁,最古老的当数横跨在渔行村南边老通扬河上的迎江桥。它的前身是拥有260余年历史的赵公桥,古称凤尾桥。

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多建于晚清、民国年间,黛瓦粉墙,朴素端庄、风貌统一。街区内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包括夏思恭祠、过街楼、中茅山宫、渔行大街15号、渔行大街19号、砖桥河东22号等。其中,位于渔行水村新城老街的过街楼系晚清建筑,架空建于街道上,楼面距地表3米,街道宽2.1米,在苏中地区亦不多见。

过街楼

过街楼

此外,该历史文化街区登记不可移动的文物有12处,历史建筑共有64处。除建筑文化遗存外,街区内还有古桥、古树、河埠头、码头等其他历史环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