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太湖沿岸的特色地名“埧”

2022-08-17    蔡 佞

太湖水网地区有一批称“埧”的地名,因为字形生僻,通常写成同音字“具、巨、渠、其、柱、柜”或地方俗字“ 、 ”。本文梳理了“埧”地名地理分布特点,通过文献考察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用二重印证法考释 “埧”在方言中本指堤防,后通过转喻机制发展出“圩”子义,解释了同一地名中“埧—圩”交替的根本原因。

一、“埧”类地名的分布

“埧”是太湖地区的特色地名词,如今常作为自然村落的通名。因为“埧”字形生僻,今地名中常写记音字“具、巨、其、渠、柱、柜”或地方俗字“ 、 ”。例如苏州市吴中区有田 里、 上、吴家 、马大 、道士渠、罗布其、油车具、长 、唐家柜,吴江区有长巨、陶安渠、石头渠、白巨斗、四古具、米古其、杨来具、旱巨、夏具浜、蒲渠上、潜龙渠,湖州市吴兴区有油车渠、大乔其、大洋渠、长其、北其湾、大渠兜、石井渠、麦熟其、横渠头。此外,浙江北部平原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如桐乡有孟其桥、大其里,余杭有长埧、赤渠等。

各地写成不同的字,与方音差异有关。比如“柱”读作ʥy6,“其、 ”音ʥi6,多见于太湖南岸。“具、巨、渠”则根据当地口音不同读ʥy6ʥʏ6ʥioʔ8ʥi6。苏州周边地名中常用俗字“ ”,民国《吴县志》中常写成讹字“垻(壩)”。以旧元和县(今苏州东部)为例,石头渠、长巨、朱家 、罗布其、油车具当今这些五花八门的同音字写法“巨、 、具、其、渠”在乾隆《元和县志》里都写作“埧”:石头埧、长埧、朱家埧、卢坝埧、油车埧。

“埧”主要分布区域是苏州吴中、吴江和湖州吴兴境内的太湖东岸和南岸。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埧”字地名分布较有规律。基本都是沿着太湖湖岸以及古出水口松江(今吴淞江)、东江的上游江岸分布。集中分布地区有以下四个区域:(1)苏州西太湖的东岸,即镇湖—光福—香山—横泾—浦庄一线。包括同沙 、下 里、田 里、 上、吴家 、黄 里、上 、中 、下 、周家 、马大 、 下、旺台 、陆家 、查家 。(2)东太湖口、吴淞江源一带,即松陵—长桥—郭巷—车坊一线。包括四古具、杨来具、蒲渠上、罗布其、道士渠、和尚 、油车具、上星 、长 、朱家 。(3)吴江原东江沿岸低地水网区,即莘塔—屯村—摇城一线。包括石头渠、白巨斗、长巨、夏具浜。(4)湖州西太湖的南岸,即震泽—七都—漾西—织里—塘甸一线。包括周渠浜、长渠港、大其仁、陶安渠、米古其、旱巨、油车渠、西庄渠、大乔其、大洋渠、长其、大其圩、北其湾、南其湾、大渠兜、大其斗。

二、埧的本义是指堤防

“埧”字从土具声,历史文献里主要与“塍、圩、堤”组成并列式词语“埧塍、埧圩、堤埧”出现,泛指堤岸。例如元代王祯《农书》卷十四“修闸埧,起堤防”,卷十八“高筑堤埧汇水”。因此我们认为地名通名“埧”的本义就是指堤防。

根据现有材料,“埧”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以前。北宋《广韵》里已经有“埧,其遇切,堤塘”的记载。字书没有特别注明“吴人云、江东语”,说明“埧”当时可能是通语,至少通行地域比较广。两宋时期江南围湖造田规模空前,出现了大量“湖田”。湖田在水域中如同孤岛般存在,民间俗称之为“围”(后来文人根据方言读音新造了俗字“圩”)。湖田的存在需要依靠大型堤岸挡水,江南人把这类湖田的堤岸称为“埧”。至今吴语苏州西山话仍称堤防为埧ʥy231,冲山话叫埧埂ʥʏ22kã41,余杭径山话称埧ʥi13,这些都可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到了明代,围岸义的“埧”逐渐被俗字“圩”取代。崇祯年间字书《正字通》记载“圩,衣虚切,音于。圩岸。今江淮间水高于田,筑隄扞水而甸之曰圩田”。同时又说“埧,讹字。按,堤塘无埧名”。这段字书记载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圩”当时读“于”,该民间俗字已经被官方字书正式收入。二是到了明末通语中“埧”已经不用,作者不知“埧”字词义,以致认为“埧”是讹字。其实在太湖地区,“埧”仍然活跃在百姓口语中,更多则固定在地名当中。比如明末李实《蜀语》记载“吴越谓堰堤为埧,音具”。李实在长洲(今苏州北部和东部)当过县令,辞官后住在今苏州甪直一带,所以他清楚知道“埧”当时是吴地方言,也明白“埧”的词义。至今甪直地区还保留有油车具、上星 、长 、朱家 、唐家柜等地名。

三、埧词义发展后指土圩子

埧除了指堤防外,我们发现该字还能指围子或圩田。文献记录中多有“埧、圩”互用的情况,实地调查时在百姓口语里我们也发现有这种现象。

同一地名文献记载“埧—圩”交替例子比较多。吴江蒲渠上,〔正德〕《姑苏志》卷十八记为“蒲圩”,1983年版《吴江县地名录》写成“蒲渠上”。苏州市吴中区长桥的道士渠,〔民国〕《吴县志》北三十一都四图记成“道士圩”,河西侧部分属于吴县一都一图,则记为“道士巨”。车坊、斜塘交界处的李家圩,民国和1994年版《吴县志》记为“李家圩”,民国5年(1916)军用地图记为“李家埧”。郭巷和尚巨,当代《吴县志》《吴县地名录》记为“和尚 ”,〔民国〕《吴县志》元和县北卅一都七图写成“和尚圩”。〔民国〕《吴县志》十四都十图“周家渠”,原注一作周家圩。浒墅关“杨柯柜”清末分属吴县和长洲县,〔民国〕《吴县志》廿一都六图记为“杨柯圩”,北部半个村同书二都十四图则写成“羊柯渠”。

不仅书面记载上“埧—圩”交替使用,同一个地名在当地人实际称呼中也是“埧—圩”互见。有时甲习惯说某某埧,同村的乙会说成某某圩,甚至同一个人说法也不稳定,会出现两说情况。如吴中和吴江交界处的师姑埧(今讹写为四古具),当地有人读sɿ44kəu44ʥioʔ23,也有人说师姑圩sɿ44kəu44ji31。蒲埧上村名有人读bu22ʥioʔ4lɒ̃31,也有人说蒲圩埌bu22iəʔ4lɒ̃31。苏州新区的杨柯巨官桥人ʥʏ31ji31两说并存。车坊朱家埧当地人习惯叫朱家圩jʏ31,而李家圩却又常叫李家埧ʥi31。无论是上述“埧—圩”互见的书面记录,还是当地方言口碑材料都向我们表明:“埧”“圩”很可能是同一种地理实体的不同叫法,或者埧、圩含义相当接近,可以互相替换。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埧”就是“圩”的猜测。

历史上有种小型的圩田称为柜田,王祯《农书》中有较详细的描述:“筑土护田,似围而小,四面俱置瀽穴,如柜形制……一名埧水溉田,亦曰埧田。”柜田是因为田方正如柜得名,写成“埧田”是因为四周有埧埂围绕得名。虽然阐释的角度不同,但在太湖地区“柜、埧”读音都是ʥy6,实际是一回事。反倒可能是不同的人根据同一个读音做出了不同角度的理解,才导致了“埧田、柜田”书面上的差异。王建革《水车与秧苗》文中也明确柜田实际就是一种小圩田。

在如今太湖东岸,苏州市吴中区与虎丘区交界附近的光福、镇湖一带,当地人至今还把太湖滩上圩田称为埧田ʥy22dɪ44,圩子方言叫埧、大埧dəu23ʥy44,一块围田就叫一埧田。水中孤岛称为独落埧doʔ23loʔ4ʥy31,而多数苏州方言则叫独落圩。〔民国〕《邓尉区图》光福上崦湖中有一块方形圩田名叫王家 ,〔民国〕《光福志》镇东记有金沙 、葛家 、鸡墩 、戈家 、芦窠 等圩田或村落地名。与光福地区相邻的香山区长沙岛,当地人指出埧是指山脚的一种围田,当地有大埧、徐家埧等田块名称。同属香山区的黄渠里(古称黄泥埧)附近还有上 、中 、下 等地名遗存。

“埧”由堤防义发展出圩田义,词汇学上叫转喻。转喻是词义发展的一种机制,指甲乙虽不相似但是相关,从而发生甲到乙词义的引申变化。例如,塘本来指堤防,吴语称为塘岸。后来词义发展,把堤岸夹持的人工运河,堤岸包围的池塘、圩田等相关义项都可称为塘。两岸有塘岸夹持的人工运河,吴语叫塘河,地名中常叫某某塘,如元和塘、胥门塘等。被塘岸包围的区域可以灌水形成水塘、鱼塘、荷塘,也能够开辟成为大片农田,如吴江东太湖边的大型圩田就有周家塘、顾家塘、张家塘等。类似的,与“塘”词义相近的“埧”也通过转喻机制从“堤防”发展出“圩田”的含义来,这样我们就从词本身,从语义发展角度解释了文献里和实地调查时碰到的大量“埧、圩”互用的原因。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吴语地名词“埧”反映了太湖水乡地区的水利和圩田文化。研究好当地特色地名,对于地方志编纂、区域文化的挖掘保护都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蔡佞,现供职于苏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