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张謇与南通美术

2022-08-01    沈启鹏

张謇在众多领域开风气之先,他在全方位探索开拓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同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其社会改良的实践涉及文学、戏剧、电影、博物、图书、出版、美术等诸多方面,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他的文化自觉直接推动了包括美术在内的南通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

藏鉴精研 成一代书家

张謇一生挥毫不辍,先后临写颜真卿、褚遂良、孙过庭、怀素、柳公权、欧阳询等人十多种碑帖,终成一代书家。翁同龢称他“字亦雅,非常手也”。张謇的书法能达到如此高度,全凭他的刻苦精神和高深学养。张謇之子张孝若说:“我父写字,早年极用功,什么体都要临三五十遍,从不间断。”其实张謇不只是“早年极用功”,而是终生精研,锲而不舍。他从22岁始,到74岁生命终止,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写日记,记了52年,逝世前14天,仍坚持写字临帖,其一丝不苟、勤奋刻苦之精神感人肺腑,令人肃然起敬。

张謇书法作品

张謇书法作品

好收藏,是文人雅士的普遍喜好。张謇一生成就众多事业,但在繁冗的公务之暇对书画收藏乐此不疲。在张謇珍藏的许多书画碑帖上有不少题记,仅收录于《张謇全集》中的书画题记就有65篇之多(不含自作题画诗),其中53篇为画作所题。阅读这些题记,可以得到这样几点收获。其一,慎查考。每获佳作,翻检典籍,一一查考作者生平行事,题记道明作者所在年代、籍贯、擅长、艺品人品、画之来历和去处,并时有对史志记载的勘误。其二,重人品。在记述作者生平行事中,时时流露出他自己的鲜明好尚。其三,敬乡贤。在他的收藏中,特别重视地方书画家的作品。他在清乾隆年间的南通进士刘伊梅画作、清康熙年间南通人扶风知县丁有煜的牡丹图上均有长篇题跋。他对南通名士包壮行的作品尤为珍视,“题而识之,付博物馆,以存先辈名迹”。其四,精鉴赏。作为一位不凡的书家,张謇自有不凡的眼力,在对画的鉴赏品评上,定位精确,遣词贴切,语言精练。他对周镐、文徵明、黄忠端、张小斋、怀素等人的画作均有品评题跋。

播于公众 首创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是一座中国古代苑囿与西方博物馆理念融合的“园馆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初建时,藏品分天产(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南通博物苑的收藏有一部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张謇开个人收藏为国家收藏之先河,多次将个人收藏捐献南通博物苑。读张謇书画题记,时见此类话语结尾,“题而识之,付博物馆以存先辈名迹”“存博物苑北馆”“得之,以存北馆。謇”“以赠博物馆,退翁为刻石还之山寺”,等等。对自己珍藏的书画作这样的处置,完全出于推动地方书画艺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博公益建设的考虑,此举在清末民初尤为难能可贵。张謇所藏并赠博物苑的一大批历朝历代南通籍画家的作品,为南通美术史提供了可资研究和观赏的大批原作。1914年编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中,书画类有101件,其中张謇捐赠的就有71件。张謇孙辈秉承先人遗志,曾多次将张謇传下来的文物、文献捐献给国家。

南通博物苑中馆(1905年)

南通博物苑中馆(1905年)

为了建好这座中国人自己办的博物苑,张謇捐助私藏、苦心经营,凭着“爱国济世之高尚情操”赢得世人的赞誉。正是因为张謇的呼吁,1913年底,23万件文物从承德热河和沈阳故宫起运到北京,次年内务部在故宫文华殿、武英殿成立了古物列所;正是因为南通博物苑的垂范,才推动了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使私藏走向对公众的开放,保护了全国无数的书画珍品;也正是因为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才形成通籍书画的收藏荟萃,大大提高了几代南通人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水准。南通博物苑有5万余件藏品,其中书画藏品3000余件。

书画明志 助实业发展

张謇不仅捐私藏创办博物馆,还直接介入美术活动,以诗、书、画明志,服务于时政实业。录入《张謇全集》的题画诗有112首之多,从题材看大体可分为文人雅士生活题材,如《听瀑图》《濯足图》《雅集图》《入山图》等;读书治学题材,如《课读图》《课子图》《夜读图》《涤砚图》等;历史传统题材,如《文姬归汉图》《塞外校猎图》《青天倚剑图》等;现实生活题材,如《濠上观鱼图》《村午饭香图》《归舟载石图》等。仅以题材分析,就可以看出张謇的题画诗占主体的并非风花雪月、闲情逸致,而是借诗配画陶冶性情,表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清宣统三年(1911),南通一带发生大潮灾,大片良田坍入江流,百姓流离失所而赋税不减。南通民间成立潮灾救济会,张謇等地方人士不断上书朝廷保坍救灾。当年7月,通州救济会发行了《通州江岸潮灾报告书》,书中刊有“建筑沿江水楗保护坍田说明书”“保江坍请愿书”“地方自治公所请求保坍公呈”等文案以及十八万分之一的江岸潮灾地图。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刊印王燕(静轩)所绘《潮及西城外》《庐舍淹没人民漂流之现象》《掩埋淹毙之人口》《救护淹没之实画》《官吏放粮》《救济会调查》《圩内居民迁流状况》等国画示意图十幅,形象化反映了南通的灾情。张謇不仅为该书题写了隶书书名,还作楷书序言陈述“江岩之坍于江”“滨江之民日丧其田”“而赋如故”“无田任赋之民流离失所”之状,大声疾呼保坍救济。

培养人才 兴美术教育

自办新学起,张謇非常重视美术教育,他依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标,设置相应的美术教育课程。他在为“扶海家塾”制订的章程中,明确“谋体育德育智育之本”,教授体操、算术、音乐、图画、修身、国文兼游戏以“振起其受教育之兴味,使之易晓而直觉”,规定每周三必须有图画课。后来南通各小学校由图画课改称形象艺术、工用艺术、劳作、美术。南通中学高中二、三年级每周均设两节图画课。南通师范一年级学钢笔画、水彩画、临画、写生;二年级学水彩、临画、写生;三、四年级学用器画、图案画、黑板画;选修分图画、手工、工艺,增加色彩画、油画、炭画、美术史。职业技术学校规定开设的美术课程则各有不同: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课目表中有“用器画、简易写生画、测量学与实习”等;盲哑学校设国画、雕刻课目;女红传习所除刺绣专业课程外,还有国画、书法等课程,且第一年专绣宋人画册风景山水,第二年研修以仕女人物为主,优秀者专攻油画肖像绣。

女红传习所

女红传习所

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南通优良教育环境下培养出的莘莘学子纷纷走出南通,到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美术院校求学。他们中有于咸、王个簃、刘子美、高冠华、尤无曲、赵丹、顾云璈、顾永金、徐渠、赵无极、陈定九、戴俊、张子通、仲贞子、刘一飞、张之仁、黄幼松、范子愚、丁吉甫、徐惊百、顾启时、顾启华、施春瘦、江涛、白衍等。他们中间,有的走上革命道路为国捐躯;有的响应鲁迅“新兴木刻运动”的号召,传播美术火种;有的成为吴昌硕、潘天寿、陈半丁的入室弟子;有的留在大学任教或转入电影表演艺术;更多的则返回家乡任教,培养年轻一代。张謇的美术教育实践如同播撒了艺术的种子,在江海大地年复一年生长发芽、结出硕果。

丹青交游 引名家荟萃

张謇不仅延聘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国学大师王国维、戏剧家欧阳予倩、韩国诗人金沧江来通工作,还广纳各路贤才,包括近代国画大家陈师曾(衡恪)、南社著名诗人诸宗元、绍兴籍书画家李祯(苦李)、苏州籍刺绣艺术家沈寿等。

由翰墨林的诸宗元推荐,张謇聘吴昌硕弟子、江西南昌画家李桢来南通任翰墨林书局经理。陈师曾则常与诸宗元、李桢、徐亦轩、曹文麟等学者名流论艺于西园。寄居南通的画家日渐增多,一时间南通画坛热闹非凡。这期间,活跃于南通画坛的还有擅长画人物的王燕和单竹孙、画荷花的陈蕖、画菊花的张蓁、画梅花的马绍琦、画芦雁的吴宗海、画罗汉的许林、画山水的刘声怀和潘浩、画仙佛人物的陈效韩等。

《艺林》丛刊

《艺林》丛刊

1924年3月2日,由张謇、金泽荣、徐鋆、凌泽、俞吟秋等人发起,张謇资助成立南通金石书画会,俞吟秋任会长。书画会以“研究金石书画,发扬国粹,表征艺术”为宗旨,以推动南通地区金石书画活动。其会员有吴昌硕、王一亭、张大千、朱屺瞻、徐悲鸿、钱化佛、金拱北、朱石其等,成员约280人之众,遍布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四川、浙江、江苏等省。同年6月,南通金石书画会在南公园举办第一次展览会,陈列作品300余件,规模可谓空前壮观。7月,金石书画会创办艺术期刊——《艺林》丛刊,至1926年5月停刊,共出版33期,设有《艺术研究》《文苑》《艺林新闻》《名家题字》等栏目,以助研究交流。书画会还组织出版《中国名人金石书画集》和个人画册、图谱、墨迹、手扎扇集等。南通金石书画会虽只历时两年,但其价值之高、影响之远,符学武曾作《艺林馨芬,历久弥香》专文论述。

晚年张謇兴办南通金石书画会,云集全国各地美术界名流,使南通画坛在被称之为国画“金三角”的上海及周边地区绽放异彩,在南通美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

放眼世界 力荐博览业

张謇是近代中国博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03年,他应邀前往日本考察大阪世界博览会,并参与策划、指导1906年意大利米兰世界渔业博览会、1907年意大利万国博览会、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国参展事宜,1910年又亲自筹办南京南洋劝业博览会。南通人王燕的人物画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南通人吴金森的山水画入选赛会,崇明人苏人权画作获奖,沈寿的绣作《意大利皇后像》和《耶稣像》在意大利博览会和巴拿马博览会上分获大奖。张謇本人也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颁发的荣誉大奖。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颁给张謇的荣誉大奖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颁给张謇的荣誉大奖

从重视世博会到考察、筹划并亲自筹办博览会,张謇是极具世界眼光的。诚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正因为张謇的博览事业让南通走向了世界,所以才有了今天那么多南通籍画家融通中西、声名远播的南通美术现象。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