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成果 >>> 志鉴研究

村志编修之思考

2022-04-13    王鼎良 盛 前

摘 要:行政村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为抢救、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村志编修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宝应县地方志工作实际,从村志编修之定位,篇目结构之设置,主体内容之把握,“三民”“三情”之体现,访谈、链接之运用,图片、附表之配置6个角度展开思考,对为什么要编修村志,编修一部怎样的村志以及如何编修村志这3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村志编修 传统村落文化 “三民”“三情”


行政村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人类发展演变的历史与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快,如城镇化建设和人们“趋城热”的不断升温,使得人口迁移导致自然村庄的不断消失,传统村落文化大量流失和消亡,以及经济物产的消长等,使得村落文化逐渐由盛而衰。因此,为抢救、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明新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村民留下一份宝贵的永不消失的文化遗产,为本地区留下一本最直接、最基本、最真实的地情资料,村志编修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宝应县在历经三年基本完成镇志编修的基础上,于2020年下半年着手准备启动村志编修工作。从业务方面去深层次地研究和思考村志编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编纂的村志不应是镇志的缩小版,应是县、镇志在村落文化方面的深化和补充,要最大程度去体现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真正做到留住乡音记住乡愁。

一、村志编修之定位


村级志书在地方志书的体系中处于末端的位置,村志是写村民的历史,村民是本村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村志是写给村民看的,所编村志必须获得村民的认可,所以村志应该姓“村”、姓“民”,应该有“特”、有“色”,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我们不应像县志、镇志那样从宏观或中观的角度去全面而粗线条地记述村志,而应从微观的角度侧重反映民生、民风、民俗(简称“三民”),贴近百姓之生活,去突出村情、民情、地情(简称“三情”),不求“大而全”而求“精而特”,不求面面俱到而力求乡土气息,应具体而细微地记述本村本土的村落文化,深层次挖掘村民生产生活实践之点滴,使所编村志能够涉及家家户户,真正做到村民人人参与而众手成志,成为百姓家庭的收藏之书,成为村民日常查考和阅读的“床头之书”;并且是县、镇志主体内容的补充和深化,深层次展示村级地情优势、传统村落文化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使村志成为村级各业发展、规划适用的案头工具书,宣传、推介本村的最好名片,这应该是村志编修的最终目标和定位。

二、篇目结构之设置


村志作为志书的一种,其篇目结构也应遵循志书篇目设置的基本原则,即“事以类聚、类为一志,先横后纵、横排纵述”,但村志的定位、所涉及地域范围、所记述内容又与县、镇志有较大差别,其篇目不能简单套用县、镇志篇目框架,应认真分析研究各村具体的“三民”“三情”,从实际出发去灵活把握篇目设置,即不宜采用篇章节目体,而宜采用灵活性较大的“篇+条目体”架构。

一是考虑村不像县、镇那样各业配置基本齐全和发展基本均衡,如果村志采用篇章节目体则缺项较多,使修志者难以把握。因此,村志篇目宜采用“篇+条目体”结构,即第一层次以“篇”编序号,以下层次直接以条目出现不编序号,使修志者可以根据各村之具体情况和所收集资料,去灵活设置条目。这样,修志者可以放开手脚,围绕“三民”“三情”去设置条目,去编修一部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村志。

二是每部村志篇目保持在20篇以内。采用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突出个性的结构,经过大量调研和实地分析研究,共性篇应掌握在10篇左右,个性篇在5—7篇左右。

共性篇主要有:村情概览、人口家庭、姓氏宗族、乡村建设、经济建设(综述)、农业(含农林牧副渔业,下同)、物产美食、精神文明建设、文物胜迹、村落文化、村民生活、人物等篇。

个性篇主要选自:

1.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特色创建,如省级以上文明村、康居示范村、美丽乡村等创建和有关行业(专业)创建,宝应县在现有100多家村志篇目中有半数以上设有此篇;

2.经济建设(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等)中的各种传统、特色、生态、有机产业,如七里村的“金源产业”、郑渡村的“陶瓷产业”、大东村的“水产业”、泾河镇有关村的“设施农业”“鸽业”、氾水镇有关村的“有机(生态)农业”等;

3.特色物产美食,如兰亭村的“富饶的兰亭荡”、宋埠村的“豆腐”以及有关村的“农家菜肴”“八大碗”“泾河大糕”“芦苇”等;

4.乡村旅游,如射阳湖镇有关村的“荷园”“玫瑰园”和有关村的“旅游小镇”等;

5.特色文物胜迹,如射阳湖、西安丰、柳堡等镇有关村的“红色遗迹”“红色印记”、双琚村的“双琚遗址”、兰亭村的“千年古刹兰亭寺”;

6.传统村落文化中的特色内容,如金湾村的“民间文艺”、白鼠村的“邮文化”、兰亭村的“孝道文化”;

7.人物传记,如白鼠村的“王元林传记”、大东村的“人物传记(王春兰、莫元花)”和葛庄村的“王式丹故事选”等。

另外,还有七里村的“融入新城”“家庭”、葛庄村的“农田水利”“知青在双楼”、兰亭村的“教育兴村”、小垛村的“少数民族之家”等,都极具个性。

以上为村志专志一级类目设置的框架基础,修志者可依据各村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每部村志掌握在20篇以内,再加上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附录、编后记。二级类目应在一级类目题意涵盖范围内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设置,由修志者灵活掌握,不应作过多限制。其后再根据志稿内容需要和资料收集情况,进行三级及以下类目的设置,但应考虑能简则简不宜层次过多,通常情况下到三级类目即可够用。

对于类目标题的制作,笔者认为在遵循志书标题制作总原则的前提下,应给予适当的创新提升空间,进行必要的文学加工,使类目标题新颖别致并引人注目,同时还应注意普通百姓的阅读习惯。

以《兰亭村志》为例,该志设一级类目(19篇):村情概览、人口家庭、姓氏宗族、乡村建设、特色创建、经济综述、农业、农田水利、特种水产品养殖、富饶的兰亭荡、村落文化、千年古刹兰亭寺、军事、教育兴村、孝道文化、社会生活、精神文明建设、风土人情、人物。

三、主体内容之把握


对于村志主体内容的把握,是一个应引起我们认真去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村志主体内容的记述,应区别于对县志、镇志主体内容的记述,以记述村落文化和村民生活实际、生产实践的微观内容为主。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是乡镇志已编修出版,并且是从宏观角度对村域范围内容作了不少记述,村志没有必要再作过多重复记述;其次是村志相对于县志、镇志来讲,其地域范围小、人口少,其受众对象应以村民这个群体为主,应贴近村民的生活生产之实际,围绕“三民”“三情”从微观角度入手去记事、记物、记人,并尽量具体、详细、深入,只要有意义、有特点,我们都不应惜墨而作为重点内容去记述,更不能忽视其细节,应将农村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反映出来,将农村农耕文化深层次内涵反映出来,将新农村建设中多姿多彩的面貌反映出来,将广大村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活反映出来,即要讲好这个村的故事、讲好村民的故事。再者村志是小志,村志在文字体量上应受一定的限制,不能像县志、镇志文字体量那样,村志的文字体量基本控制在30万字至50万字为宜,这也在调研中得到广大基层同志的认可,因此要求编修者在主体内容的记述上应有所侧重和取舍。

一是对于带有普遍性的共性内容,我们应该少记、简记甚至不记,如“村情概览”中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要素等,县志、镇志已作较为详细记述,且此类内容所涉及的要素分布在村与村之间没有什么差异,甚至在全县范围内差别也不大,因此这些内容应作简化处理。

二是对于反映概况性的共性内容,如人口、工业生产、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应重结果轻过程,以列表为主,追述之初始状况和分析志书下限年情况后,对其过程作弱化处理。

三是对于带有共享性的共性内容,如自然资源、气象灾害、风俗民情、方言俚语、歇后语以及民间传说典故等,从宝应县已完成的13部镇志来看,这些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而此类内容文字体量又相对较大,对于村志而言应杜绝这种现象。每个村应立足本村实际,深入挖掘本村实有的或与本村相邻且近距离所共有的内容,有多少就收录多少,严禁录入普遍性共有的内容,更不能采取“拿来主义”一抄了之,至于本村特有的内容应作溯源性记述或解读。

四是对于共性志稿作个性化处理。在写作共性志稿内容时,必须深入挖掘相关内容的特色资料,因为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个性化的节点和规律。例如在记述养殖业相关内容时,应深入挖掘本村养殖业个性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养殖品种、养殖方法方式、家庭养殖场、养殖户以及经验教训等资料,还可以附有养殖业精彩故事的链接或养殖能人的访谈。

五是特色篇内容必须写出特色。首先是在篇目架构设置上要彰显特色,尤其是二级类目编排和条目标题设置做到独具特色和新颖别致引人注目;其次是思路要开阔,在注意内涵挖掘的同时,更应注重外延的拓展,要考虑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多面性和全产业链等,如在记述工业、农业等各种特色种植、养殖业时,应考虑到其上下游产业和产业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村容村貌建设效应等。又如在记述插队知青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知识青年把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带到农村,影响了农村,以及他们对农村建设和回城后在各条战线上的贡献;再就是要加强以事系人记述手法的把握。之所以形成特色,正是村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创造形成的,凝结了大家的心血和智慧,也包含着他们的各种贡献。因此,我们应加强资料收集与整理,把村民们创业创建实践和故事点滴记述进来,做到见事见人,使志稿有血有肉生动可读。

四、“三民”“三情”之体现


村志的生命力在于乡土气息浓郁,能够让人记住乡音、留住乡愁,且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三民”“三情”方面的资料。笔者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去把握。

1.村名由来及变化,村境历史变迁及建置、区划。

2.自然村庄(户)的历史变迁及现状,要求绘制1949年前后、2000年和2020年自然村庄(户)(含有实时道路、河流、桥梁、渡口等)分布示意图。重点村庄的简介(可绘制历史状况示意图)。

3.村民住宅的历史变迁及建设,要有各种房型(结构)的首建房及占比。

4.村民姓氏历史分布和结构变化情况,前十大姓历史分布情况,主要姓氏的历史由来。

5.村民家庭结构变化情况,典型(先进)家庭介绍,户主名录,长寿老人名录,家谱宗祠,家风家训等。

6.村民婚姻及婚姻观的历史变化、婚嫁形式的历史演变。

7.村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新旧生活故事点滴,可以选择有代表性家庭作生活水平变化轨迹典型分析;生活用品的变化(已淘汰的主要生活用品可绘制示意图);各种社会保障情况。

8.村民生产方式的历史变化,生产用具的变化(已淘汰的主要生产用具可绘制示意图)。

9.在村民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新风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先进人物和好人好事,如各类“好人”评比及好公婆、好儿媳、好邻里等。

10.农村基本建设及面貌的历史变化,新农村建设成果及各类特色创建。

11.在经济建设中的相关传统产业、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有机产业。

12.物产美食中的传统土特产,新兴物产美食,应注重农家菜肴资料的挖掘与整理。

13.本村范围内的历史典故、传说、民间文艺,除整理其文字资料外,尽可能绘制相关示意图、谱。

14.本村的各种能工巧匠、各类传统技艺,除整理其文字资料外,尽可能绘制相关示意图。

15.本村的历史遗址遗迹、文物,红色遗址遗迹、文物、故事。

16.本村实有的各种礼仪习俗、乡土语言。本条应严格掌握在本村特有的,不应追求数量,普遍共享性的内容可不录入,而本村特有的可作来源性或解释性记述。

17.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各种文明表彰、文明新风、村规民约。

18.可以录入人物传记的人物,如村籍历史名人、现代名人和对本村各类建设有重大贡献人物。

19.可以录入人物传略、人物简介的人物,录入条件由各村确定。

20.各种人物表录:革命烈士、中共党员、村组干部、各类先进人物、复退军人、大学生、教师、专业职称人员、在外乡贤等。

以上这些内容应是村志的主体内容,但这些内容所涉及的资料来源基本无档案可查,主要由调查走访的口碑资料组成。这就要求村志编修者走出去坚持开门修志,借助“田野调查”工作法,制订科学完备的调查方案,深入田间地头及村民家中,与村民真心交朋友,热情而耐心地宣传村志编修工作,取得他们的真正信任和理解,使他们自愿参与到村志编修工作中,从而使我们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走访交谈中,获得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村志编修与县志、镇志编修最大区别即获取资料的主渠道、方法的不同和获取资料的艰苦性,以及需要对资料进行更加科学严谨的考订。

五、访谈、链接之运用


在调研中发现,村民常常对过往的生产生活中的点滴故事、相关场景、经验与教训、历史典故、各种地名的由来、村庄的历史与现在、能工巧匠与传统技艺、农家菜肴与美食典故、相关小知识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战斗故事、军民鱼水情、抗美援朝支前等倍感兴趣;另外,还有对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和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各类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类生产能手、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比较了解和认同。这些内容受修志篇幅的限制不能过多记述,但为切合村民阅读志书的兴趣,有效利用宝贵的乡土资料,在志文中增加各种链接和各种人物访谈,是十分必要的。在宝应,我们要求在村志正文中增设链接和访谈,每篇志稿中应有两个左右的链接或访谈,全志能有30个左右的链接或访谈为佳,每个链接或访谈一般控制在300字左右,并配置图片或手绘示意图。

六、图片、附表之配置


图片和附表是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志编修中我们对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要求图片配置的数量要增加。除志首彩页外,志文配图不应少于200幅。

二是图片质量要保证。拍摄质量要符合要求,图片内容要丰富多彩,要求选取农村建设面貌新旧对比、村民生产生活一线、乡土气息浓郁等方面的图片。

三是要求增加手绘示意图的配置。如民间文艺、传统技艺、有关的历史生产生活场景、自然村庄和民舍的历史分布、消失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等,每部村志应配置20幅以上的手绘示意图。

四是对于有数据支撑能够配置附表的志稿必须配附表,尤其是概况性内容的志稿,必须配置附表,以减少文字记述的分量。

(作者简介:王鼎良,宝应县档案馆地方志顾问专家,副高职称;盛前,宝应县档案馆方志编纂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