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张謇鬻字

2022-09-20    朱江

鬻字,是张謇人生中的重要一页。带着状元的光环,更因为兴办实业、投身教育和慈善事业而蜚声全国,张謇鬻字吸引了很多人的瞩目。张謇鬻字,以1908年为界,之前是零星而为,之后是系统进行。张謇的演说、日记和自订年谱中,对鬻字情况有零星的记录,较早的几次,鬻字都是为了解决旅费缺乏问题。其中最早的记载,见1907年8月31日张謇在大生纱厂第一次股东常会上的报告:“旅沪不忍用公司钱,主于友人,卖字自给。”这是在张謇集资遭遇困难,经济拮据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根据这段文字在报告中的位置,这次鬻字发生在1897年8月16日张謇、盛宣怀和江宁商务局签订官商约款,约定分领官机,分设通、沪两个纺纱厂之前。

张謇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鬻字,是1897年11月8日,这天的日记记录:“旅费不足,卖字。”《啬翁自订年谱》则记为:“十月,以通厂集资事至沪,旅费乏,鬻字。”张謇是10月30日到上海的,次日与盛宣怀会晤,大概是讨论分机事宜。11月2日晚间上吐下泻,直到11月5日才稍能进食。这次上海之行,主要是安排“威靖”兵轮把大生纱厂分得的官机运往南通,以及与曹协顺木作议定大生纱厂建造费用。

1898年6月21日,张謇在北京销假,盘缠遇到尴尬,“为人作书。旅赀已竭,赖卖字得二百金”。《啬翁自订年谱》则记载为:“五月,旅费竭,卖字二百金即止。”

1908年2月15日,《张謇鬻字字婴启》在《时报》刊登。《张謇鬻字字婴启》发表,标志着张謇开始以慈善为主要目的的鬻字。“鬻字字婴”指通过鬻字,为南通新育婴堂的婴儿筹集资金。新育婴堂是张謇在学习、借鉴上海土山湾孤儿院慈善和半工半读相结合的模式基础上,创办的教养结合的新型慈善机构,也是张謇在南通兴办慈善的开端。

1924年,国文通讯社广告部开具的在上海报纸刊登张謇鬻字广告的收据

1924年,国文通讯社广告部开具的在上海报纸刊登张謇鬻字广告的收据

《张謇鬻字字婴启》解释鬻字的初衷,在于新育婴堂经费的不足。“自三十二年九月开堂,至三十三年十二月初,收婴逾千数。原有经费仅银元四千,而用逾二万”,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婴儿又不断送来,长此以往难于为续。张謇决定“仆不自尽其力,无以对凡应募之人,而确为之所自尽者,惟有鬻字。拟自三十四年正月元旦始,凡欲仆作字者,请皆以钱。钱到登记,字成即交,按季鬻满五百元即止。仆字不足道也,而以鬻字之钱当所育婴,百余婴之命绕于仆腕”。张謇希望能用自己的手艺为弃婴求得生路。

张謇对于鬻字的态度,可以从1917年3月25日《通海新报》上刊登的张謇致黄炎培的信中进一步感知。张謇在鬻字书法作品上,加盖“鬻字私印”,而且早在为南通新育婴堂鬻字时就曾启用。估计是引发了购买者的不满,黄炎培写信劝说张謇不再用这个印章,“以合社会心理”。对于黄炎培的善意提醒,张謇告诉黄炎培,他已经听到这种说法好几个月了,如果停止用鬻字印章能够换来更多的钱用于公益事业,何乐不为呢?因此有两三个月没用了。借助这个话题,张謇阐述他对鬻字的认识,刊登在报纸上,也是广而告之。

张謇首先认为,人世间最坦荡和正当的“取与之道”,即交换法则,是用劳力换取金钱。张謇举了沈葆桢鬻字的例子。清末名臣沈葆桢以清廉著称,1865年在江西巡抚任内因母亲去世丁忧。何刚德《客座偶谈》卷四记录沈葆桢回乡后鬻字的情形:“沈文肃自江西巡抚丁忧归,鬻字为生,每书一联,仅取润资四百文。及起服后,升两江督,始致书友人,谓今日皮衣方稍全备。”后来一位刘姓浙江巡抚,与人提到这件事,指责沈葆桢故意通过鬻字来表现廉洁,博取名望,显示朝廷对大臣照顾不周。那时刘某官场罗致,已经百万多雪花银。张謇讽刺刘某,如果按照这种逻辑,以当官致巨富就是忠于朝廷了。张謇评价说,鬻字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钱财,买字的人是以金钱酬报劳动的价值。鬻字出力的人没必要因为受雇佣而心生羞耻,出钱的人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彼此各取所需而已。

其次,张謇解释鬻字的原因,是通过劳作来换取别人的闲钱,累积起来帮助自己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张謇自己觉得心安理得,给钱的人也能够理所当然地获取张謇的书法作品。对于这种公平交易,张謇保持着坦然的心态,也坚持着一份傲骨,这一点可以从他的鬻字广告中“折页不书 劣纸不书”“来文未尽善者不书”体味到。

张謇进而感慨,其他物品都可以购买,为什么有的人认为书画作品“非买得为贵”?即使是用钱买来的,有的人也讳莫如深,绝口不提来源,难道不是自欺行为吗?张謇觉得不盖鬻字印章,虽然可以增加收入,但内心不安,不如实实在在地明确出力者和出钱者为好。

作者单位:南通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