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一百年前编撰《国音读本》 易作霖心系南通教育探索慈善办学

2022-06-20    丁雷 蔡欣

在江苏南通市寺街胡家园巷里,有一户姓易的人家。清朝顺治年间,出了一名文进士易象兑;雍正年间,又出了一名武进士易崑。易氏家族在胡家园巷里的住所,也成了南通城里唯一的文武进士府。清光绪年间诞生的易家的第十八世孙易作霖,在语音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upload/202206/ecf02d1480e840f6bbc19c7013c5bb87.png

当时,为了方便各地民众交流,需要一种统一的语言发音。古代没有拼音,一开始古人用的都是“反切法”,也就是取一个字的声母和一个字的韵母来给字标音,比如春天的春,标成“闯墩切”,“闯”的声母和“墩”的韵母拼起来就是“春”了。

到了1918年,又推出了一种注音符号,写出来像偏旁部首,一共三十九个,现在一些《新华字典》后面还收录了这套注音符号。这些符号看上去比较怪,易作霖发现,很多人对于这套符号没有学习的兴趣,也不容易记。于是他想到利用一张简单的图片来认识注音符号的方法,这样学习起来更为直观。1920年,他编辑的《国音读本》出版发行。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upload/202206/63257da459ad4b3ea65d740de7fad3f6.png

1921年,易作霖编辑的《国音学讲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当年就被定为全国国音教学参考书。书里有十三幅发声器官示意图,形象地教学生语言发音的嘴唇形状、舌头位置等。统一语言发音,对推动国民教育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这种用图片来标注注音符号读音的方法,到现在也不过时。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upload/202206/da49a08601e84d439bf21427a214e3c1.png

因为易作霖对语音学的贡献,他先后担任当时的通州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南通县教育会副会长、南通县视学、江苏省督学等等职务。易作霖非常上心南通的地方教育。在1927年时,易作霖收到消息,自己的母校通州师范学校缺乏教育经费,可能要停办,于是他马上想了一个办法。长江沿岸冲击而成的高墩沙土筑圩成田后,租给私人种植,租金作为教育经费、开渠筑路和造桥所用。

这个新做法给当时南通的地方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除了维持有能力上学的孩子有学可上,在1930年时,易作霖和一批有识之士还筹划集资,共同开始创建“私立南通贫儿院”,专门为无力上学的少年儿童教授文化知识,探索了慈善办学的新路子。贫儿院不仅教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还教授珠算、缝纫、印刷等技艺,希望教出来的学生都能够顶天立地做人,自力更生做事。

根据南通的《易氏创谱序》记载,易家人要“不独为一身一家之事而已也”,也就是希望易家族人要心怀天下。易作霖虽然在1945年去世了,但是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教育探索精神,成了南通教育历史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南通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