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迷淮戏

2022-09-28    李广荣

喜马拉雅数字淮剧有声书屋——江苏淮剧博物馆数字分馆


生长在苏北里下河水乡小镇,喝着西塘河水长大的人,不论哪天,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不论活到多大岁数,都不会忘却家乡的淮戏。

说起淮戏,童年的印象总是抹煞不掉。记得故里湖垛老街在西塘河边上,那时还没有真正唱戏的戏院。站在河边的码头上,常看河里徐徐驶来一条大木船,船头上插着一竿表示淮戏班子的小黄旗,还有刀抢棍棒什么的,船舱内有老人、妇女和小孩。船靠岸边,在老街的空旷地上,搭个棚子,用布一围,年轻力壮的男人们把衣箱、道具、乐器抬上来,这就算是个剧场了。多少年来,水乡小镇来来去去的戏班子络绎不绝,演出也从不间断。四五岁时,大人们常牵着我的手,带我去看戏。我见台上青衫出,红袍进,白鼻子,大花脸,呀呀地唱,看乒乒乓乓地打,只觉得戏台上五彩缤纷非常热闹。

少年时,记得湖垛老街汪家大厅西广场,建起一个草木结构剧场,我还经常溜进戏院内,悄悄地立在旁边的过道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不放过。有时候站客太多,我人矮看不见,得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尽管脚痛头颈酸,照样乐此不疲。有时动情时,还会忘乎所以地学起旦角翘起兰花指,扭腰肢,甩水袖,学起小生抖动扇子的动作。戏剧场景中若有公堂,必定有差役,差役手中牌则必有 “肃静”“回避”的字样。如此,日复一日,我这学龄前儿童,大字识不了几个,这4个字倒早已熟记于心。这也算是终生难忘的启蒙教育。

上小学后开始识字,还唱歌、跳舞,对音乐、舞蹈的节奏旋律慢慢有了点感觉,再去看戏时,似乎看懂了点门道。清丽婉转、儒雅潇洒的扇子功,让我如痴如醉,培养了我对欣赏淮戏的爱好。几个小伙伴常常会素着脸,带着“身段”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有的清悦可听,有的不堪入耳,彼此都拍手叫好,也没有人喝倒彩赶你下台;经常忘词儿,大家七嘴八舌乱提醒,弄不好就搞成了小合唱。那时候,老街上搞文娱踩街节目,撑湖船、挑花担子都少不了我这一个角色,曾几次粉墨登场,也常常博得阵阵掌声。

由于常看戏,我和淮戏班子的小孩混熟了,到后台去看戏是常事,经常在后台,耳濡目染,便学会了不少术语。例如:帽子叫“盔头”,胡子叫“口面”,野鸡毛叫“翎子”,老爷穿的衣服叫“蟒”,小生穿的叫“雪子”,青衣穿的叫“帔”,武生后面背的四面旗子叫“靠”等等。

也知道了什么叫“幕表戏”。那时候演的都是幕表戏, 就是演员上台时没有固定的台词,一边要考虑动作,一边又要现编唱词,还要合辙押韵。最令人叫绝的是,台上一个演员在唱,唱了一阵之后,该他下场了,然而,下面该出场的演员还没化好妆,这时,后台传来一声“马——后”(即慢一点儿),台上的演员心领神会,水袖一甩,回过身来,叫板、起腔,一唱又是一大段。只到后台一切准备就绪,传来一声“马——前”(即快一点儿),这才下场。对于幕表戏,乍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其实,任何事情都有诀窍,演员到台上现编唱词就有点铤而走险,万一卡壳岂不砸锅?其实他们每人都会许多固定的段子,这些段子可以往各个戏上套。这种幕表连台本戏始于20世纪20年代,曾盛行一时。主要有《杨家将》《岳飞》《飞龙传》《日月圆》《安邦定国志》《封神榜》《七国志》《孟丽君》《郑巧娇》《乾隆传》《彭公案》《施公案》等。这些剧目大多根据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改编,有些剧目在不断地演出中固定下来,成为后来淮剧的保留剧目。这些节目都保持着“草根”的底色,演的也是群众喜闻乐见和期盼美德的内容,逼真传神,好评如潮。演出时台上台下情感互动密切,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戏里的风土人情,轻喜剧的韵致,至情至理的人性彰显,亦喜亦悲,亦庄亦谐,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浓缩了淳朴憨厚的水乡人安贫乐道的乡风民俗,展现着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以及用委婉、高亢、美丽的曲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爱国爱家的情感。

20世纪50年代初,在离我家不远的老街北头建起了砖瓦结构的人民剧场,横在街顶头,像座庙,这是当年老街的形象工程。演出大都在剧场内,四盏汽油灯打足了气,发出“嘶嘶”的声音,照得满场通亮。演出前一般都要“大闹台”,即锣鼓猛敲一气“急急风”,大概是为了吸引观众吧。

我的个子长高了,再也不能随大人免票进场看戏,没有钱,进不了门。看戏的诱惑却是与日俱增。每当夜阑人静,白天浮躁的心情也沉静下来,老街上弥漫着锣鼓声声,扳鼓咯咯。听到“台台台”的小锣声,知道那是天真活泼、心情愉快的少女,在村前屋后,吆鸡赶猪,穿针引线;听到“咣咣咣”的长锣声,估莫是气宇轩昂、神态端庄的官员在舒和平静的环境里,安详闲适,踱步出场;当听到“奔登锵”干脆利落的节奏声,无疑是得胜的将军在摆出一副巍然屹立的“亮相”造型。空荡荡的老街上淮腔阵阵,悠扬得使人心驰神往,那种深入灵魂的静穆,似一股甘洌的清凉从心底油然而生,或悲怆或沉郁或高亢或委婉的演唱,促使我脚底发痒。那时候,晚上要做家庭作业,哪有时间去看戏?唯一的办法,就是待学习结束后,三五成群,闲荡到剧场去“拾大麦”。所谓“拾大麦”,就是剧场在散场前半小时,允许免费让过往群众进场去观看,虽然只看了个尾巴,但演员的阵容和水平也可以看出个大概,他们的姿势、神态、仪表、唱功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联想。

现在想来,过去不懂淮戏,五音不全,唱不好淮戏,算不上是个戏迷,只是好奇和有兴趣而已,算个迷淮戏的一员。那个时候看戏,正应我们家乡有句土话——“瞎子吃肥肉,块块都是好的”。现在逐步领悟到一点,黄梅戏如西芹炒百合,清淡如水;越剧如清酱蒸五花肉,绵软多汁;评剧和豫剧是童子鸡和卤鸡的区别,一个牙口嫩些,一个经口耐嚼,肉丝酱红;而我们的家乡戏淮剧,则是大块的红烧肉,浓香、醇厚,宜大碗喝酒,既醉又饱。

淮剧又名江淮戏,源于清代,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江苏盐城、阜宁、淮安等里下河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门闩当剑,柳枝扺马,竹板击节,只唱不做,这是一种极其粗糙的表演形式。后来融合了苏北民间被逼无奈的一种生存方式——酬神的“香火戏”,结合部分民歌小曲,发展而成淮调剧(后称老淮调),淮剧即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1912年,淮剧艺人何孔德、何孔标、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演唱,淮剧戏班名角才慢慢增多。1939年,著名淮剧演员筱文艳在“拉调”等唱腔的基础上,新创出“自由调”,使淮剧唱腔大大地增强了表现力。著名演员何叫天又创造出了“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1942年后,在苏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盐阜文工团等县级文艺演出团队,建立了“淮戏研究组”宣传抗日。不但创作演出了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现代戏,也新创了“新淮调”“新悲调”等唱腔,还吸收扬州“小开口”的一些曲子,使淮剧唱腔更加丰富起来。《盐阜大众报》还开辟了专栏,发表淮剧剧本和演唱材料,对淮剧现代戏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得益于大上海的视野格局,淮剧又受到徽戏和京剧的影响,兼容并蓄,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于大喜大悲中,发挥它演绎悲情曲调的特长增强舞台效果,因此淮剧又有“苦情戏”一说。这似乎与苏北人不事张扬,低调为人的性格相关。淮剧已经逐渐成了苏北的文化符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它有许多传统剧目,如《瓦车棚》《骂灯记》《秦香莲》《金水桥》《探寒窑》《陈风英盘门》等。大都是文戏,以唱功为主。曲调有“自由调”“下河调”“大悲调”“小悲调”“拉调”等,后来有些京剧演员加入了淮剧班子,进一步增强了淮剧的表现力。淮剧流派有“筱派旦腔”“何派生腔”“李派旦腔”“马派自由调”“徐派老旦”“周派生腔”“杨派生腔”“李派生腔”八大流派。分别是由淮剧名家筱文艳、何叫天、李玉花、马麟童、徐桂芳、周筱芳、杨占魁、李少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淮剧艺术流派。20世纪50年代末,我在人民剧场看过筱文艳、杨占魁主演的《白蛇传》,剧中人许仙的“自从去到金山后……”一段曲调,一度风靡于我的家乡建湖县大街小巷,至今我还能哼上几句。

淮剧语言是以建湖县方言为基调,每当听到淮剧中的“道白”,我都感到淮调与我的乡音是“叶与根”的心灵复制。建湖县地处淮剧艺术发祥地的中段,历史上的僮子、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此。这里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县方言语音为基调,同时适当吸收周围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字音加以丰富。所以,淮剧演员经常去建湖体验生活,学习建湖本土方言。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说:“淮剧说的是建湖话、唱的是建湖腔,淮剧各个阶段的领军人物多为建湖人。建湖是我们淮剧人的老家。”淮剧老前辈、“马派”老生创始人马麟童也说过:“我虽不是建湖人,但启蒙学艺在建湖。建湖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们上海淮剧团的娘家。”

说起淮剧的节目,我看了不少,也查了这方面的档案资料,才知道“对子戏”和“三小戏” 形成于香火戏初期,有《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等。内容简单纯朴,语言诙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但尚属说唱范畴的民间生活小戏。

“九莲”“十三英”和“七十二记”,它们多半移植于徽戏剧目。“九莲”“十三英”皆以剧中主要角色命名,“七十二记”是以各种传奇故事而定名。它们有实词和专有曲调,有一定表演程式,并有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分行,已初具戏剧的形式。其内容多为反对暴政,抨击见利忘义,歌颂男女之间的真挚情爱。同期,还曾出现过“四大奇案剧”,即《丁黄氏》《急拿王兆》《药茶记》和《鸭汤记》,都是根据境内发生的真人真事编演而成。

现代淮剧目始于抗日战争时期,至1987年,先后创作演出了数以千计的剧目。其中《照减不误》《渔滨河边》《一家人》《海港的早晨》《打碗记》《路魂》《离婚记》《红灯照》《奇婚记》等,代表不同时期淮剧现代戏剧创作演出水平,影响深远。表现唐朝的《长生殿》、表现宋朝的《精忠旗》、表现元朝的《窦娥冤》、表现清朝的《太平天国》等,无不依仗着剧情诉说过往风云,虽然不符合时下流行的“悦读”,但哀怨惊世的故事、泪眼欢笑的对话情节,不会因年岁掩盖而慢慢沉寂。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和情节,至今还如电影般在眼前闪现:安史之乱贵妃自缢,靖康之耻名将衔冤,昏官当道六月飞雪,清军入关血溅成花……剧场帷幕一经拉开,舞台上唱的跳的便是一片呼喊和控诉。那歌声时而清亮时而混浊,那对白时而平缓时而激扬,那回声穿过时间的厚墙,逾越空间的阻隔,仿佛还萦绕在我的耳畔,在这里,我回忆着,低声吟咏……

1953年,经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国家将这个剧种正式命名为淮剧。1956年11月江苏省淮剧团在盐城成立,盐城也因淮剧200多年锻造的文化烙印而别具韵味,走过了一条坚守本真、兼收并蓄、改革创新、提升提高、日臻完美的成长过程。它从农村走进城市,又由城市惠及农村;它走进银幕,亮相于央视,走进千家万户,走上了社会大舞台;在苏北里下河,在大江南北,在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以及港澳台地区甚至海外一直备受热捧;从不登大雅之堂到进京献艺,让党和国家领导人、让首都人民一睹其绚丽的丰采。淮剧剧目在努力拒绝浮庸与浅薄,以作品本身人文精神的生活化、艺术化、形象化和具体化,以争取获得历史感和史诗性为重要标志,也创作了一些展现光彩和充满蕴涵的节目,引起了广大观众赏心悦目、愉耳怡神的快意,甚至取得了耐人寻味和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2008年,淮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在美丽的盐城市聚龙湖边清风亭,建起了中国唯一的淮剧博物馆,也成立了裔小萍淮剧传习所,为淮剧迷们提供了学习、休闲的绝好场所。江苏省淮剧团、盐城市淮剧团等淮剧团体委托高校定向培养淮剧新苗,淮剧宣教工作已经普及到中小学。我的故乡建湖县,2012年被国家剧协授予“中国淮剧之乡”。盐城市从2021年12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盐城市淮剧保护条例》,利用淮剧大数据资源,构建淮剧数据共享平台。在盐城市“盐城新十景”之一的欧风花街上,建起了“喜马拉雅数字淮剧有声书屋”,使广大戏迷实现了听、学、唱于一体的沉浸式淮剧体验。全国唯一的“中华淮剧”,在抖音、快手、微博、百度、腾讯等新媒体平台和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平台建立了官方账号,促进剧目创作和传播现代化,满足淮剧爱好者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作者简介:李广荣,江苏盐城建湖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协会、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亭湖区政协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