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淮河大堤孕育独有的民俗文化

2022-07-25    

淮河,是沿岸人民的母亲河,它滋润万物,造福百姓。在淮河岸边长大的人,对淮河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

淮河的历史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对淮河进行过局部治理,可河患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11月底开工。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到1957年冬季,该工程基本完成。在这几年里,河南、淮北、苏北共投入民工几百万人,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达316亿立方米,修建堤防4600多公里,提高了淮河流域特别是淮河下游的防洪泄洪能力。

淮河大堤主要是指淮河中游正阳关以下干流河道左岸的堤坝,它是淮河中游防洪工程体系中保护面积最大的堤坝。西起颍河入淮口的颍上县饶台孜村,经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和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东迄洪泽湖西侧泗洪县下草湾附近的岗地,全长238公里,其中,12.3公里在江苏省宿迁境内。而这12.3公里的淮河大堤,均处在泗洪县双沟镇境内。双沟镇境内淮河大堤旁,分别是中潼村、潼河村、雪四村、新淮村、淮建村、迎淮村、淮丰居共7个村(居)。

从双沟镇中潼村的戚咀走上淮河大堤,只见7米宽的大堤两边郁郁葱葱,一行行绿树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堤坝上道路平坦,车辆穿梭不息。烈日暴晒下,蝉儿在树梢上叫个不停,树下绿草如茵,各种各样的野花五颜六色,仿佛给淮河大堤披上彩色的外衣。淮河在不远处静静地流淌,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

“淮河大堤是防御洪水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一条道路,是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富裕路。沿路的几个行政村,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勤劳善良的人们在这里创造出不少‘名牌’,已经成为双沟镇的‘历史文化名片’。”陪同记者采访的双沟镇干部曹培培说,辖区淮河大堤旁的7个村(居),不仅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还是孕育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b95dde1957d04a218bab588d91acb350.jpg

“金箔岗,银代阳,万年穷不了大柳巷。”这首从古代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民谣,指的是大柳巷村民沿淮河大堤北侧而居。大柳巷原属四河乡,由迎淮、淮建、新淮3个行政村组成,总长约5公里。2020年行政区域规划调整,撤销原来的双沟镇、四河乡、峰山乡,成立新的双沟镇。

提起大柳巷,不得不说玉带折。玉带折,俗称折子。淮河边盛产芦苇,人们发明芦苇经过开篾、轧篾、编织等一系列生产工序制作而成,最主要功能是用来囤粮。因为用折子囤粮既方便又通风,比缸、瓮储藏效果好,是家庭、粮仓、粮库的主要储粮工具。大柳巷居民家家户户都有编织折子的手艺。该手艺是当地老百姓除了农业以外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折子之所以被称为玉带折,这与大柳巷一个非遗项目有关。据资料记载,北宋以前,大柳巷居民擅长纺织官员的玉带,因手工精细,被官府定为玉带专供地。后来,大柳巷群众将传承下来的玉带编织手艺和当地丰富的芦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芦苇产品传统加工业。因加工出来的折子形似玉带,故后来就有人把折子称为玉带折。2010年,玉带折成功地申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加工玉带折是大柳巷乃至淮河两岸老百姓一项主要的经济来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掀起了一股打工潮,农村剩余劳力也都纷纷背起行囊奔向了全国各大城市。玉带折加工也随着打工潮的出现,加工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对于一些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留守人员来说,玉带折加工是一项主要的经济来源,这不仅解决了居家就业和增收问题,还为群众奔向小康起到了一定作用。

曹培培介绍,中潼村因竹编技艺而远近闻名,追溯其历史,源远流长。清代编修的《泗虹合志》上就有记载:中潼斗笠远销海外,闻名遐迩。该村人可操刀劈篾,户以编技斗奇,所编斗笠分大小两种规格,内层夹花纸,中层铺芦叶,表层夹牛皮纸,复涂桐油,晴天遮阳,阴天挡雨,精美绝伦,经久耐用。泗洪民间曾有“淮河水,弯弯绕,中潼斗笠四方跑”的美谈,也成了当地独有的民俗文化。

岁月变迁,时光流逝,淮河大堤上的这条路,变得越来越宽敞平坦。这条苏皖两省通联的大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淮河岸边的人们。沿着这条路,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寻找自己的梦想;沿着这条路,可以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宿迁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