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惠山泥人”手艺人蒋氏父子的故事

2022-06-13    杨文隽

蒋氏20世纪50年代全家照,前排右一蒋金奎,后排左一喻湘涟(蒋立新提供)

蒋氏20世纪50年代全家照,前排右一蒋金奎,后排左一喻湘涟(蒋立新提供)

依心曲自来唱

屋子里有一股泥土的味道。

在惠山脚下“寺塘泾”旁的“泥人一条街”,叮叮当当的打泥声不绝于耳。位于街中央的蒋氏祖屋里,蒋三元(1860—1911年)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子下面,用一团黑色的泥巴,仔细捏一个小泥人儿。这种时候,他不喜欢被打扰。

但他希望儿子蒋金奎(1899—1977年)来打扰。果然,小子屁颠颠地跑过来。蒋三元从一大块黑泥中抓取出一小块,放在手里搓成条,然后故意把一端压弯,立在桌子上。还没桌子高的儿子蒋金奎,就一直盯着那块立着的泥土,下弯的部分没有继续下塌,整块泥土也没有下坠。这个时候蒋金奎会特别惊讶也特别高兴:一团泥,经过爹爹的手,一个人物、一只动物,三下两下就捏出来,和变魔术一样令人称奇。

时光定格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蒋三元已是惠山泥人街上成功的经营者,开了一爿自产自销的“蒋万顺泥人耍货店”。“细货”精致,“粗货”更是闻名于业内。

蒋三元从六岁开始,就随祖父蒋万顺学做泥人,现在他六岁的儿子又跟他学做泥人,这叫代代相传,口口相授,手手相教。一条街上的泥塑手艺人都是这样的,跟着爷爷爸爸学习祖传,爷爷爸爸都是种田的粗人或祠丁,没理论没文化。也就是说,无锡惠山泥人,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泥随心造,它呈现的是多姿多彩的民间习俗。

“我俚捏戏文,凭兴致格。”蒋三元嘴上老挂着这句话。后来儿子蒋金奎也常讲,“我们做惠山泥人是‘依心曲自来唱 ’。”

从“粗货”到“细货”

早期蒋三元的惠山泥人以“粗货”居多。“粗货”亦称“耍货”,主要供儿童玩耍,形象大都为儿童与动物,造型简约夸张,彩绘粗犷鲜明,工艺简单快捷,生活气息浓郁,以简单的陶模压塑印制,也称为“印模”。即先做好原型,然后翻印出泥胎(模子),用湿布或湿笔擦洗表面,以保持作品表面的光洁与平整,待模子晾干后,还要用火烤一下。

耍货中的小型玩具多为单片模制成,泥人的正面用一块模子翻印,背面用手按平即可。这种泥人通常是实心的。蒋三元与其他手艺人,后来动脑筋发明了另一种双片模印制,正反面都用模子印成立体造型。双片模印的泥人可以形成空心状,减轻了泥人的重量。他们制作的“观音”“寿星”“大阿福”和各种扑满等都是双片模印制。

经蒋三元捏制的“粗货”泥人造型,饱满丰腴,外轮廓一律弧线完成,整个作品都不见棱角,绝无斧斫痕迹。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简练的手法。

惠山泥人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可见彩绘的重要。蒋三元先要在泥胎上涂一层白粉,称为“打底”,然后逐层施彩。他非常重视色彩的含蓄与和谐。传统工艺采用矿物质中国画颜料上色,常用的有花青、石绿、赭石、青莲、群青、金粉、银粉等。这些颜色所形成的气氛、内在,构成了含蓄、古朴的风格。

“细货”亦称“手捏泥人”,是在惠山泥人进入兴盛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品种,以手工捏塑戏曲人物和折子戏文情节为主,所以又叫“手捏戏文”。当时在惠山最出类拔萃的艺人是周阿生和丁阿金,他们在“手捏戏文”的捏塑和彩绘上都有过很大的创造发明。他们是蒋三元最要好的同行朋友,也是他最认可的同行师傅。

最初的手捏戏文多为“捏段镶手”,即先以手工塑出身段、手臂等各种部件,然后组装黏合在一起。继“捏段镶手”之后,又出现了“印段镶手”工艺,即先用模子印制头和身段,然后捏出手臂镶装上去。镶手时,还必须加一条泥片,以使肩膀平稳,手臂坚固。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在泥料中掺加棉花或丝绵纸。

“细货”较之“粗货”以近似写实为艺术基调,造型精美,彩绘精细,工艺精湛,人物个性突出,情感丰富,所以深得外地游客尤其是上海人的欢迎。蒋三元经常应上海客人要求定做手捏戏文,他从这个业务中觉察到商机,与以“细货”见长的艺人丁荣培(丁阿金长子)的泥人作坊联合,在上海商业繁荣的城隍庙开设“天顺华泥人店”和“大世界泥人店”。

如果说初期的泥玩具以单纯、洗练著称,那么手捏泥人则是以生动、活泼见长。它细腻的表现手法和明净绚丽的色彩,无一不流露着江南人的审美习性。蒋三元和丁荣培在手捏戏文的工艺过程中,始终坚持“从下而上”“由里到外”的原则。“从下而上”是指从人物的两只脚开始塑,向上逐步塑造出腹部、胸部,最后安上头,这样,容易掌握人体的比例和变化。“由里到外”的意思是先塑造人体的躯干,然后添加裤子、裙子等衣服,这样就不会破坏骨干的姿态。做衣服时讲究“边薄中厚、下薄上厚”,衣袍的边缘薄一些,可使边缘整齐规矩,又能增强衣纹的飘逸感;泥片的上部和手臂间要增加一点厚度,可以保持较高的强度,不易损坏。

蒋三元创作的手捏戏文《定军山》《长坂坡》《桃园三结义》等,精巧美观、生动传神,其造型方法讲究“一印”“二捏”“三镶”“四压”。一印,是用模子印出头形的坯胎,然后稍加修饰,再加上装饰品;二捏,是捏出身段;三镶,是把头和手臂安在身段上;四压,是在镶好手臂的泥人身上压出衣纹。

蒋三元和丁荣培在联合经营十多年里,珠联璧合、情同兄弟,谱写了惠山泥人史上一段佳话。他们最先把惠山泥人店铺开设到上海,让更多人把手捏戏文买回家放在案头,并通过上海这个窗口把惠山泥人销往海外,对扩大惠山泥人的影响起到了重大作用。

2021年端午,惠山古镇上的一家泥人店(浦克承/摄)

2021年端午,惠山古镇上的一家泥人店(浦克承/摄)

“蚕猫”和“春牛”

家传师授,使蒋金奎从小就天赋独具,聪慧过人。7岁时,蒋金奎被父亲送进了惠山寺千香殿“锡麓书院”读书。父亲蒋三元说:“我读书少,文化程度不高,我的泥人多是在传统造型上变变小花样,希望我的下一代不同于一般的民间艺人,能集各家名师所长,创作出优秀作品。”

儿子蒋金奎、侄子蒋子贤都不负他的重望,日后成为杰出的惠山泥人大师。

蒋金奎13岁时,父亲去世,他开始独立支撑商店。幸得丁荣培将贤惠能干的女儿嫁入蒋家,帮助照应一切,“蒋万顺泥人耍货店”长盛不衰。他的店尤以粗泥货知名,虽说粗泥货主要靠模子成批翻制产品,但蒋金奎肯动脑筋,时常创新品种,题材都是来自老百姓的生活。蒋金奎捏的春牛、蚕猫,绝不带重样的,来买的人都很喜欢。“蚕猫”和“春牛”是惠山粗货泥人中与农耕活动紧密结合的典型。

譬如在春耕时节畅销的“泥春牛”,牛身上绘着青黄两色,共同寓意庄稼的良好成长和收成。惠山农村中也流传着这样的民谚:“摸摸春牛头,种田不用愁,摸摸春牛脚,种田不用慌。”蒋金奎的“泥春牛”正是应承这种民俗、农俗而制作的。

在惠山泥人的儿童玩具中,最常见的是蚕猫。

在清代《广蚕桑说辑补》“杂说”中就有记载,“蚕最为鼠所喜食,饲蚕者不可无猫。无猫之家,每以泥塑假猫外加粉饰,置蚕室中吓鼠,此可暂持,久则不灵。”

彼时江南之地,多为桑蚕之家,鼠患严重,偷吃蚕宝宝,对养蚕威胁很大。养蚕户就买了蚕猫来镇鼠。久了,农村形成了习俗,只要养蚕户,家里有猫没猫都会买一个惠山泥人的蚕猫放在养蚕室。

蒋金奎捏泥技艺高超,并以捏蚕猫十分传神而闻名,被尊为惠山泥人的“猫王”。“蚕猫”是一种高约11cm的泥猫,呈蹲坐状,通身金黄,并用破笔梳画出黑色斑纹,圆目怒瞪,长须似帚,形如猛虎,威风凛凛。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蚕猫”“春牛”同“大阿福”等一起成为庙会、节场、集市的热销品。同时还有“车张仙”“车状元”“车老翁”“车老虎”等一系列装有托板和泥轮、可以灵活滚动的泥玩具,亦有用多个小泥人叠起来的“叠罗汉”(惠山泥人行业称为“堆子”),还有身披锦衣、头簪茉莉花的“小花囡”,以及身背娃娃,缠着小脚的“苏州娘姨”。这些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乡土泥塑,构成了惠山粗货泥人的绚丽画卷。

惠山泥人厂

惠山粗货泥人的主要市场在农村,销售对象除了周边地区赶节场和庙会的农民外,还有苏北船帮。每年中秋节前后,苏北就有六七百条船,约2000余人,陆续来惠山采购泥人。贩运泥人是当时苏北部分农民的副业,他们带来了米、豆、棉花、花生之类的农产品,多半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换取泥人。每到八月半,苏北人就摇着“毛毛船”到蒋家门口,用带来的米、棉花、大豆换走“蚕猫”和“春牛”等粗泥货,再沿途兜售,或做套圈游戏的道具。

除苏北船帮外,还有部分无锡的“干面船”(贩运面粉的船)将泥人捎带到外地。惠山粗货泥人赖此运销到江苏广大农村,部分还流入山东南部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

1921年,蒋重珍(无锡历史上首位状元)后裔在惠山上河塘建起蒋氏宗祠,蒋金奎的家及店铺就在祠堂隔壁,他一边经营惠山泥人生意,一边挑起看护祠堂重任。这以后好多年,蒋金奎的泥人生意越做越兴旺。“回眸创业先宗事,弹指经年后世鸣”,蒋金奎把它归功于祖先庇佑。他为人诚恳,乐于扶助同行,商业信誉良好,一时间,他开的泥人店门庭若市、闻名四乡。

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日寇侵华,无锡沦陷,社会动荡不安,惠山泥人作坊纷纷倒闭,艺人们流离失所。在这期间,坚守着这项传统手艺的蒋金奎,移家眷到内地,自己孤身一人守家园,除制作原有的经典泥人外,还创作了以抗日为主题的“马竹”等作品,来表达对外国入侵者的愤慨之情,并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十分重视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开发和保护,1954年7月,无锡市成立了惠山泥人生产合作社,年逾50岁的蒋金奎积极加入合作社,是省联社筹备委员会委员、无锡市人大代表。1958年,合作社改成惠山泥人厂,惠山泥塑得以高速发展,期间,蒋金奎积极投入火红的生活,潜心钻研,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继承和发扬了惠山泥人的地方风格,创作了《渔民之子》《乘风破浪》《水乡丰收》等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广受好评。

当然,最让蒋金奎庆幸和骄傲的事情,是他启蒙和影响了他的外孙女——当代惠山泥人杰出代表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喻湘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