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传承堆锦技艺 年授课4000人

2022-05-06    肖为



中国画的最早载体是帛——丝织物,提到帛画,人们自然会想起西汉马王堆帛画乃至唐宋的绢本工笔画。

在江苏扬州有一种源于古代的当代帛画,那就是堆锦技艺。所谓堆锦技艺,也称作丝锦画,就是用各色丝线、丝锦在纸上创作,素材多取自于花鸟虫鱼等传统国画,堆锦也是中国最古老帛画的延续和传承。近日,扬州堆锦技艺大师李仲华首创漫画形式的作品《有为》,并以拉丝方式进行创作。

堆锦作品《有为》

堆锦作品《有为》

首创漫画形式作品,以拉丝方式创作

“这是我首个漫画形式的作品。”在工作室,李仲华向记者展示了这件堆锦作品《有为》。李仲华介绍,《有为》作品刻画了古代孟子一边品茶,一边思索人生的画面,并摘录了孟子的名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这件作品是我疫情期间创作的,也是我对疫情的思考。”李仲华说,无数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冲锋在前,然而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这就让我想到了孟子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希望以这件作品来致敬勇敢的医护人员。”

“以前的作品都是将丝剪碎后进行粘贴,这次我也是以拉丝方式创作。”李仲华表示,《有为》是继2021年创作的作品《荷花翠鸟》后,第二幅以拉丝方式创作的作品,“拉丝就是把所需的颜色,通过反复拉的过程达到想要的色彩,颜色过渡自然,色彩甚至比刺绣还要细腻。”

记者看到,整件作品色彩柔和,意境清新淡雅。因画面以漫画形式展示,构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创作具有一定难度,创新离不开经验积累

“作品《有为》的创新具有一定难度,最终成功创作离不开经验积累。”李仲华说,堆锦的鲜明特征,是以色彩肌理为主体构成作品的动态美和意象美。因《有为》以漫画形式创作,比如字体就不能娟秀,而要起到诙谐随意的效果,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对色彩和布局方面有所把握。

李仲华师从原中央美院院长张世椿先生,最初接触堆锦时,才10岁左右。“我从张世椿先生那学习的堆锦技艺,该项技艺也是老师自己研究复原的。”李仲华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张世椿先生默默地进行着突破性的探索,历经10多年,实现了从质材工具、技法语言到艺术境界的全方位开拓。

在跟着张世椿先生学了5年的技艺后,李仲华也开始了对堆锦技艺的学习和研究之路。李仲华在创作过程中,全部靠自己去悟,去感悟那些画面和色彩的搭配,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基本功训练。

“我研究堆锦已经50年,作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堆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总要有些创新,从而让这一技艺的作品更完美。”李仲华说。

每年为超4000人授课,堆锦技艺可薪火相传

无论是张世椿先生,还是李仲华大师,无不表现出他们对堆锦的热爱,也体现了传统手艺人“择一事而爱一事且终一生”的匠心精神。

如今,李仲华的许多优秀作品已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先后荣获“华夏珍奇优秀作品奖”、香港“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特别金奖”,并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李仲华不仅自己钻研堆锦技艺,还努力将这门几近失传的技艺推而广之。从扬州486活态展示到学校非遗授课再到社区展览,李仲华将堆锦这一技艺手手相传、有口皆碑。

“堆锦这项技艺,我每年为超4000人授课。”李仲华说,想要学好堆锦,诗书画印都需要了解掌握,从而融入到堆锦技艺当中。但想要快速上手,初学者学习半小时,就能独立创作一幅画面,“因为非遗文化进校园,我看到很多孩子对此充满兴趣,我对堆锦技艺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这门技艺可以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扬州报业传媒集团